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对各岗位工种工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 对其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
后果进行分析, 并采取措施进行超前防范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不同于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是
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 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 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
产生或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 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控制。
一、 开展危险源辨识,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 开展危险源辨识可以实现风险预控
煤矿生产受水、 火、 瓦斯、 顶板、 粉尘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 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要
抓好安全生产, 必须对各系统岗位到底存在什么危险进行预知预处。 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
就是要组织广大职工通过讨论分析, 排出各自岗位和作业环境中有哪些危险源, 针对这些危
险源, 如何采取措施, 从根本上避开危险源、 切断危险源、 消除危险源, 从而达到风险超前
防范和预控的目的。
(二) 开展危险源辨识可以充分调动职工自主管理安全的积极性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充分
发挥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自主地参与安全管理。 开展的危险源辨识活动, 是先把职
工发动起来, 让职工结合工作体验, 自己分析辨识工作过程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发动职工人
人开动脑筋, 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环节有一个反思和回顾,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对安全的理
解找出本岗位都有哪些危险源?都在操作的哪些环节出现?通过岗位工种其他职工包括管理
人员的相互补充, 排出各工种危险源的总汇。 在此基础上, 再对照 矿三大规程》 一一落实
防范措施。 这样, 职工对在工作中容易遇到哪些危险, 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 对于再出
现这样的危险, 应采取什么措施防范, 自己也就心中有数了。 (三) 开展危险源辨识是建立本
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立足于从源头上超前预防, 通过对人员、 设
备、 环境、 管理四个方面危险源的辨识、 监测、 预警、 控制, 实现生产过程的人员无失误、
设备无故障、 系统无缺陷、 管理无漏洞, 变“事后处理” 为“事先控制” , 变被动应对为主
动预防, 抓住了困扰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 从而牢牢掌握煤矿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实现安全
生产的长治久安。 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开展危险源辨识是基础。 只有危险源找准了, 找
全了, 事先控制才能更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赣ICP备19008534
蝉知7.7